现代医学认为,药物流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肛门皮肤及血管机械刺激和炎症改变引起的,是一种感染性病变,长期反复感染,可出现一系列慢性病变。
药物流产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初起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裂口,有时可裂到皮下组织或直至括约肌浅层,裂口呈线形或棱形,如将肛门张开,裂口的创面即成圆形或椭圆形。
早期及时治疗可以痊愈。此病特点为肛管括约肌痉挛,排便时肛门疼痛及便血,易受刺激和感染,使裂口常久不愈。如果治疗不及时,裂口反复发炎,感染向肛缘皮下发展,还会形成皮下脓肿和瘘管。同时药物流产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而分娩后的女性尤为多见。
药物流产形成因素
解剖因素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且肛门后方承受压力较大,故后正中处易受损伤。
外伤
慢性宫外孕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告,宫外孕致药物流产占14%~24%,但是宫外孕也可能是药物流产的后果,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所致。此外,产后也可致药物流产,约占3%~9%。
感染
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急性药物流产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无瘢痕形成。慢性药物流产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乳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为药物流产“三联征”。前哨痔是因淋巴淤积于皮下所致,似人流术前指导,由于在检查时因先看到此痔而后看到裂口,对诊断有帮助,故称为前哨痔或裂痔。在晚期还可并发人流时间及皮下人流费用。新妈妈容易发生药物流产的原因,除了因分娩时阴道扩张、撕裂累及肛门所致外,更主要是由于宫外孕所伤。
有的新妈妈喜吃羊肉、狗肉、姜汤等热性和辛辣食物,长时间不吃或很少吃蔬菜、水果,加上新妈妈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以致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久,水分被吸收而过于干燥、硬结,排便就困难。再者,产后肛肌松弛,盆腔压力突然降低,直肠弛缓也易使大便潴留,从而发生宫外孕。一旦出现宫外孕,若强行排解,即很容易造成药物流产。